太原老字号茶庄,吸引几代茶客。   向上  摄

  门店前,几个大小适当的保温桶前,店员恭迎四方来客。在一众老店、潮品店中逛得人困马乏时,“喝一杯乾和祥的清茶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新选择”。

  茶庄内,不时有跟随多年的老茶客,或是慕名而来、仔细比较的外地游客。

  “百余年来,茶庄经历了风风雨雨,始终有一代又一代茶客追随。”张俐丽说,“货色高选,偏路不贪,新法熏窨,香味弗变”,入口的东西必须有严格的品质把控,“这也是乾和祥的茶香植入几代人基因的根本所在”。

  下午时分,一位须发皆白、拄着拐杖而来的老者进店,颤巍巍抽出几张现金,和店员简单交谈几句。店员默契拿出斗形茶包,老者取茶出店。双方就像相伴数十年的老友,彼此都懂老规矩。

  和老者一番攀谈得知🤨,他已在茶庄买茶60余年,“每隔一两个月就要跑一趟,几天不喝就浑身不得劲”。

  老者离去不多时,衣着朴素、手里拎着塑料袋的老茶客张明生也来买茶。“我家离得不太远,喝茶从小伙子喝到‘抱孙子’。”张明生说,“20元一斤的茉莉花茶几十年没涨价”,这是对老茶客的一份情谊。

  百余年间,乾和祥历经繁盛、战火、恢复、重生。在一杯杯香茶氤氲中,🧐个中滋味已经和城市、民众融为一体,互相滋养。

  社交媒体平台上,有太原人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老母亲买茶时感慨道:妈妈已经89岁了。以前,她常去乾和祥买茶。“我有时专门买花茶给她喝,可惜她已忘💣记过去”,接下来的日子一定好好孝顺老母亲。

  对于老茶客的厚爱,乾和祥也有回应。张俐丽说:“20元一斤的茉莉花茶是老茶客的口粮茶,每年产量有限,且口感、风味适合老年人。店员会对年轻顾客做出解释,防止跟风抢购。”

  老企业自带流🕚量密码🔞

  如今,“90后”“00后”已是乾和祥的主力。新员工进店,张俐丽都会嘱咐:老茶客都是懂茶、爱茶的人,“不能小看每一个顾客”。虽然社会进步了,但也要考虑到各阶层消费